中秋佳節又將到來,最近網路流傳一張新疆出土、距今1400年前唐代的「寶相花月餅」,它的外觀還可以清晰看到精緻寶相花紋,展現了當時高超的麵點製作技藝,而展出館藏的博物館長認為一定很好吃!
這塊約7公分大小,在吐魯番市阿斯塔納墓地挖掘出的古代糕餅,以小麥粉為原料,壓模烘烤製成,餅餡豐富,但因為它非常珍貴,無法破壞性取樣,至今仍然不清楚裡面是什麼餡,但有研究者研究認為,餡中應當含有棗子、核桃、葡萄和其他果仁。
據傳,月餅一詞源自南宋。也有一說,唐代最早稱月餅為宮餅,傳到民間,俗稱小餅、月團,但未有史料證明。而寶相花月餅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胡餅,寶相花紋和佛教文化有關,用來形容如來的尊貴莊嚴,古代又將「寶相花」與「搖錢樹」、「聚寶盆」合稱吉祥三寶。
在新疆博物館內,其實還展出多樣同在阿斯塔納墓地出土的麵食點心,扁食餃子、麵捲、花式點心、湯餅等,都是唐代飲食文化的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