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將至,又到荔枝產季,然而一眼望去好像都差不多,為什麼玉荷包的價錢就是貴了一點?其實只要仔細的觀察它的外觀、果核與果肉、上市時間,很快就能輕鬆區分買到的是荔枝還是玉荷包。
荔枝,常為古代文人雅士作詩的題材,在唐代杜牧的《過華清宮絕句三首》裡:「長安回望繡成堆,山頂千門次第開。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。」這段所描寫的正和荔枝熱愛者楊貴妃有關,唐玄宗為博美人一笑,特別遣人快馬加鞭將荔枝送到宮裡。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,台灣荔枝產業自引種開始,已有約300年歷史,黑葉荔枝是最早引進品種之一,其他有狀元紅、淮荔、糯米滋、桂味等等,但是黑葉品種產量穩定,因此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一路搶前,在民國77年台灣荔枝產業規模的巔峰,它就佔了95%,目前還是維持70%的佔有率,可說是荔枝家族的老大。
黑葉荔枝的果殼摸起來較圓滑,不會有尖刺感,顏色以暗紅為主,果肉較薄,內部果核渾圓飽滿。台灣中部是它的主要栽種區域。
至於玉荷包,為台灣著名之早熟小核品種,果棘尖而深、有刺手感,單果重約在22-40公克之間,肉質細緻,與中國大陸之「妃子笑」為同種異名。本品種果實完全成熟時,果皮雖為鮮紅色,然過實顏色由綠轉紅(紅色帶微綠)時糖度最高,建議不要存放過久食用。

目前臺灣荔枝約有30品種,但較重要的有11品種,若依成熟期區分可分為5類(以嘉義地區成熟期為準),分別是:
(1)極早熟(5月中下旬):三月紅、楠西早生、台農2號旺荔。
(2)早熟(6月上旬):玉荷包、台農1號翠玉。
(3)中熟(6月中旬):黑葉、沙坑。
(4)晚熟(6月下旬):糯米糍、港尾、台農4號吉荔、台農5紅寶石。
(5)極晚熟(7月上中旬):桂味、淮荔、台農3號玫瑰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