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一名婦人4年前工作搬重物時,曾聽到脊椎發出「喀喀」聲,當時因無明顯不適症狀,所以不以為意,沒想到之後不僅無法正常走路,還出現消化差、胃口不好等症狀,體重從59公斤暴瘦到42公斤。近兩年婦人接受民俗療法後效果不彰,背部痠麻疼痛延伸至左髖、大腿及腳趾,都令她痛苦難受。
林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邵國寧指出,今年八月時,婦人經推薦到該院就診,她的外觀看起來,整個人身體呈現S型不自然的扭曲,走路也無法和正常人一樣。在進行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等精密檢查後,發現婦人為退化性脊柱側彎,脊椎側彎夾角53.3度,由於單側椎間盤萎縮,導致脊柱往該側傾斜,長久下來不正常受力,身體啟動代償機制,上節椎間盤另側萎縮以矯正傾斜,最後導致形成S狀脊柱合併脊柱扭曲。
之後患者接受了腰椎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節後融合內固定手術,術後下肢痠麻痛及消化系統症狀都明顯改善,第三天即可下床站立練習,爾後助行器協助行走。
退化性脊柱側彎多因脊柱不對稱扭曲,以致腰酸背痛,甚至無法行走,若伴隨神經壓迫,更是舉步難行;而因為駝背,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、體重下降、長期失眠、憂鬱等症狀。唯有手術治療矯正方可緩解,矯正關鍵在於原發與次發節椎間盤置換,維持椎體間距並以骨釘矯正側彎及扭曲。
邵國寧提醒,退化性脊柱側彎好發長期久坐久站及負重工作者,初期症狀通常輕度,直到出現疼痛加劇及神經受到壓迫出現腿痛、坐骨神經痛,下肢麻木等症狀,才想到找醫生診治。神經長期受到壓迫,可能導致下肢知覺喪失甚至肌肉無力,甚至可能會出現大小便失禁、下半身癱瘓等,因此若脊椎或背部有不適症狀出現,都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治。